昨天,2014微軟“立異杯”中國賽區(qū)總決賽正在南京舉辦,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東南大學和南京理工大學紫金學院三支部隊突入決賽。他們帶來的作品都與人們的生活血肉相連。決賽后果將于本日發(fā)布,前三名將列入7月份的環(huán)球“立異杯”決賽。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團隊的項目“IMind”當選的是“天下百姓”專題,這種項目要操縱高新科技立異辦理社會問題。
“我們的專業(yè)是機器和電子信息,因而就想做一個人機交互類硬件項目。”正讀大二的團隊成員謝星宇說,客歲報名時,意念游戲器正在網(wǎng)上賣得特殊火,可以用意念掌握小球上上下下。他其時就想,能不能哄騙腦電波來掌握機器?那樣要比玩游戲有意思多了。本年2月,謝星宇和他的兩個小伙伴就著手最先研發(fā)。
這套體系根據(jù)腦電波感到頭皮活性,傳到電腦轉(zhuǎn)譯后收回長途掌握旌旗燈號。“體系首先記錄下根底數(shù)據(jù),好比想‘抓取’時,每個人的腦電波是險些一樣的,當接收到這個腦電波時,機械就可以辨認,然后收回抓取的指令。”謝星宇說,這套體系可以摹擬六個維度,根基覆蓋了空間中的一切標的目的,不像意念游戲器那樣只會高低。現(xiàn)階段,機械識另外精度還不太夠,一旦完善,今后可以資助白叟、殘疾人等舉動不方便人士掌握鼠標,乃至是拿取遠處的器材。
東南大學團隊和南理工紫金學院團隊皆當選了“刷新”專題的總決賽。東大展現(xiàn)臺前放著一輛不起眼的小推車,項目負責人劉念澤引見,這是他們花半年時候研發(fā)的“移動式售貨機器人”。這輛小車上裝載了感應器、攝像機、導航等,可以依照設(shè)定線路巡查,一旦發(fā)覺有些人揮手表示,它就會主動走向買家,買家經(jīng)由過程語音挑選車上的商品,然后刷卡付費。
南理工紫金學院團隊的項目名叫“一沙一天下”,是一款可正在電腦屏幕上創(chuàng)作沙繪的軟件。記者切身試驗了一把,用手指正在屏幕上滑動,就能夠隨意繪出沙繪結(jié)果的圖案,有種種粗細、明暗結(jié)果,乃至還能夠像大家一樣“撒沙”。軟件中還內(nèi)置了種種繪好的模板,用戶還能夠正在上面再創(chuàng)作。“該軟件正在Windows市肆上架一個多月,已有累計一萬屢次的下載量。”團隊指導老師帥輝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