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機器人公司他們不是生產機器人,而是制造機器人的“眼睛”和“大腦”,讓機械臂準確抓取混合物品——一舉解決了機器人操作中的“圣杯問題”。
最近,麥克阿曼德機器人公司聯合創始人、商務總監許婷婷憑借“工業機器人3D智能攝像機及視覺系統”項目獲得2018“創青春-中關村U30”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年度企業家稱號。
“創業最重要的是選擇一條‘朝陽’賽道。”她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強調,要看準市場痛點,打造符合市場需求的地板、低成本產品。
提升工業機器人的“工作技能”
年輕人大多不愿意從事枯燥、單一的重復性工作,這是不爭的事實。即使公司高薪聘請,招又累又苦的體力勞動也成了常態。
“我們確實看到了這樣一個市場痛點。”許婷婷說,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在過去10年里增長了5倍。“有鑒于此,解決用工荒成了我們的初衷。”
邵天瀾,2016年畢業于慕尼黑工業大學,在德國知名合作機器人企業積累了多年經驗,參與了全球最先進合作機器人的全程研發。他選擇回國創業,在召集了一批有強大技術研發背景的合伙人后,創辦了Mecarmand機器人。公司。
“就業難”的市場蛋糕在千億量級,梅卡曼決定切入“3D視覺”這一細分市場。對此,許婷婷解釋說:“我們不與上游的機器人制造商競爭,也不與下游的集成制造商競爭。我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定位:專注于3D視覺產品。”
今年6月,Mecarmand生產的第一批3D視覺產品上市,許多來自不同行業的頭部客戶第一時間批量訂購,多條生產線的機械臂全線升級。
機器人精神飽滿,也是得益于3D智能攝像頭和視覺算法技術,這是機器人的“眼睛”和“大腦”。在物流行業,大紙箱、麻袋的搬運、挑選、組裝大多交給機器人;在傳統制造領域,機器人會用一雙鞋把水粘起來,對著一盒金屬托盤進行分揀。
在過去,這些工作大部分不是由機器人完成的。“過去,一些工業機器人只能在固定位置重復抓取,無法處理特別復雜的情況。”許婷婷說。
人類用機械臂(手)抓取雜亂擺放的箱子是非常簡單的事情,但對于機器人來說卻是極具挑戰性的,這一直被稱為機器人操作中的“圣杯問題”。原因是箱內物體之間以及物體與箱之間存在大量的障礙物,一方面阻礙了對物體的感知,另一方面也使得機器人運動的碰撞檢測非常復雜。
“3D視覺現在可以解決很多問題,比如物體堆疊、有圖案的物體、不同物體的分類。”許婷婷感到自豪的是,創始人團隊曾想用人工智能深度學習來訓練機器人的物體識別能力,現在他們做到了。
讓每個企業都用上機器人。
近年來,許多勞動密集型工業企業希望在市場的逼迫下找到更好的自動化解決方案。經過篩選對比,確實有更多的企業認為3D視覺技術可以幫助他們有效解決當前的就業問題。
“我們之前的研究發現,市場上傳統的3D視覺產品價格貴的,買回來根據需要自己寫代碼。許婷婷認為,這不符合制造工廠使用3D視覺產品的初衷——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投入產出比。
創業團隊判斷是價格以及體驗的痛點,導致3D視覺技術大規模應用的失敗。他們決定為工業企業打造一個性價比高、穩定性強、適用性好的3D視覺解決方案。
國外傳統3D視覺產品太貴,原材料貴。該團隊找到了另一種方法,使用普通原材料,求助于增強的視覺算法和軟件,并將價格大幅降低至同類解決方案的三分之一。為了讓用戶無需代碼編程就能操作,完全可視化,團隊花費了大量的資源和時間對圖形化軟件進行編程和模擬,從而大大降低了使用難度和部署成本。此外,他們還為在工業場景中使用3D視覺產品做了大量額外的優化工作。
比如工業場景環境很復雜,廠房里各種設備都有。以前機械臂工作的時候經常碰到燈臺或者柱子,三天兩頭都要修,穩定性總是很難讓工業企業滿意。因此,團隊使用人工智能軌跡規劃算法來確保機器人在復雜情況下自動避免碰撞,并規劃最佳路徑來抓取物體。
“2D視覺+3D視覺是我們獨特的產品模式。”許婷婷強調,2D視界產品的內置鏡頭就像單反鏡頭,緊密貼合的物體、有膠帶或薄片的物體、多種混合的物體都會被一視同仁,無法達到智能分揀的目的。這個時候,3D視覺就可以大顯身手了。
“我們在產品上下了很大功夫,最終還是想用高性價比的產品滿足工業客戶的需求。”許婷婷坦言,通過團隊核心的視覺算法技術,大部分機器人看不清、分辨不清的物體,現在都不在話下。機器人可以適應更多種類的物體和工件以及更復雜的情況。
向多個行業推送標準化解決方案。
許婷婷觀察到,3D視覺的創業軌跡是獨特而有前途的。“去年。上海在工業博覽會上,只有少數幾家供應商展示3D視覺解決方案,今年這個數字增加了十倍。越來越多的廠商看到了3D視覺的前景,整個行業開始升溫。"
在她看來,投資人的思路是找準有發展前景、有發展前景的賽道。公司所以,在創業方向上選擇一條朝陽賽道就顯得尤為重要。想了想,她說,“如果是別的公司都不愿意加入這個行業,說明這種商業模式行不通。"
成立兩年,獲得三輪融資,入選哈佛錄取概率較低的微軟加速器,亮相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簽下幾十個大客戶訂單...梅卡門帶著穩定的商業成就跑上了創業的軌道。
許婷婷朝氣蓬勃地說:“我們現在屬于甲A了。現階段要在擁有成熟產品的基礎上開拓市場。因此,現階段的首要目標是將3D視覺產品的技術推向市場。”
她打了個比方,“這就像從1到100的復制過程”。最終目標是做出一個成熟的、可復制的、標準化的3D視覺解決方案,可以幫助不同場景、不同行業的生產線應用這項技術,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當然,事情并不是“抄襲”這么簡單。垂直細分行業各有特點。如何適配各行業的機械臂,滿足企業客戶的定制需求,成為團隊每次拿到訂單都要首先解決的具體問題。
“我們希望將3D視覺相機做得更好,因為B端市場的每個客戶都會有一些定制工作。我們根據使用場景克服很多技術和市場問題,然后根據反饋不斷更新產品的軟硬件。”許婷婷說。
記者在Mecarmand機器人。公司在3D視覺實驗室,我們可以看到國內外多個品牌不同形狀、不同顏色的機器人“共處一室”。一個2米高的機械臂正在認真練習軌跡規劃,碼垛機器人和金屬分揀機器人正在休息。工作人員介紹:“每次我們接到一個全新的行業訂單,團隊都會為一個工業機器人適配一個3D視覺解決方案,讓他們在這里‘磨練’工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