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宇航局正準備將3D打印機送上太空!想象一下,一旦成功,宇航員可以用它在那個空間打印出各種形狀的塑料制品,包括一些需要更換的零件或者一些有用的工具。
據悉,這款3D打印機將于9月19日隨火箭發射升空。其實早在很久以前,NASA就開始探索與3D打印技術結合的可能性,讓制造航天器零件變得更便宜、更方便。據悉,下一代重型火箭發射駕駛員將測試3D打印的火箭發動機零件,NASA也希望這項技術能夠在未來生產任何需要的太空零件。
這個將要進入太空的“幸運家伙”來自3D打印機制造商Made In Space。公司加州莫菲特場美國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旁邊的高科技園區。這種3D打印機可以使用一種熱敏塑料作為打印材料,當溫度達到225-250度時可以成型。目前,研究人員還沒有透露它在太空中打印的第一樣東西是什么。
不過,現階段利用3D打印制造太空零件,遠沒有媒體炒作的那么夸張。正如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官員德韋恩·戴(Dwayne Day)所說,一些狂熱的太空愛好者現在已經將3D打印技術視為一種萬能的技術??此颇钔曛湔Z就能造出一個完整的月球基地,但實際上人們還是需要更廣泛更深入的技術基礎來開發利用這項技術。
這臺將要進入太空的3D打印機將在微重力環境下進行嚴格的性能實驗。因為3D打印機的工作原理是通過噴涂塑料層形成一個完整的物體,不存在向下的重力使材料下沉并相互結合。
在之前的飛行實驗中,零重力平面嘔吐彗星會用拋物線軌跡來模擬接近零重力的環境。在微重力條件下,打印出來的東西和地球上的主要區別在于濃度。經過一系列的改進,那種環境下機器噴的塑料濃度已經達到了和地球一樣的水平。
加熱是另一個可能遇到的問題,因為微重力環境下的熱傳遞與平時不同,可能會導致熱敏材料的溫度過高或過低,從而使3D打印機無法正常工作。然而,在太空中制造 公司R&D部門的負責人邁克爾·斯奈德說,不管這臺機器是否能在太空中完美運行,他們都會獲得一些有用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