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誠自主設計制造的多軸通用工業機器人。
工業機器人有了一雙「3D」眼睛,會看到怎樣的世界?智能制造設備接入物聯網后,可以發出什么指令?昨天,記者在2017年中國寧波在智能制造博覽會上發現,智能制造并不是什么新鮮事。一些裝備了先進技術的機器人像“愚蠢的機器”一樣操作和編程,數以千計的智能工廠出現只是時間問題。
工業機器人有“3D眼睛”
經常有人問,智能化和自動化有什么區別?現場很多參展商都給出了答案,那就是感知,包括視覺、聽覺、觸覺等等。和人一樣,機器人的視覺系統正在成為它們接收信息最多的“器官”。
“現在加工機床進給的時候,一般都是用機械臂抓取,放到加工車床的指定位置。而上一代機械臂只能抓取形狀規則、排列有序的材料,遇到雜亂堆放的原材料也束手無策。為什么?因為上一代機器人的‘眼睛’不好,攝像頭只看到傳統的二維圖像,就像我們平時的照片一樣。”參展商明希機器人公司總經理王振宇說。
新一代技術使機器人擁有了一雙“3D眼睛”。采用最新的激光(藍光)投影掃描成像技術,其2900萬像素的攝像頭可以在一秒鐘內連續拍攝30張照片,建立三維模型,并為每個部分建立坐標。通過坐標定位,它可以在雜亂堆放的零件中分辨出哪個產品在上面,哪個在下面,甚至可以按要求抓取不規則零件的任何一部分。比如拿一個扳手,取中間而不是兩端。
此外,機器人的眼睛不僅可以建立3D模型,還具有射頻感應或掃碼技術。AGV小車(自動導引運輸車)利用掃碼技術,在每一個站點掃碼獲取信息指令,完成相關操作。
寧波智能裝備企業強勢崛起
智能制造裝備的大規模應用,不僅可以為工廠節省大量的人力成本,提高產品質量,還可以簡化操作、編程和應用。
“國外知名的機器人廠商,包括abb、NAFAK、博世、庫卡等設備,都要適應國內普通的制造工廠,編程難度大。中國在這方面有很大創新,操作簡單得像傻瓜機,普通流水線工人都能操作。”寧波本土工業機器人制造商志誠機器人有限公司。公司總經理石介紹。
據了解,志誠機器人是一家位于高新區的工業機器人本體制造企業。目前可生產各種類型的多軸機器人,涵蓋工業制造中的送料、抓取、點膠、焊接、打磨、拋光等環節。記者在現場看到,憑借“觸覺”和“視覺”公司我們的拋光機器人可以根據金屬表面的光滑程度來調整拋光力度,對它“看到”的不光滑的位置進行再次拋光。
據石介紹,目前公司機器人的性能不輸給進口品牌,但是價格進口設備只有一半,所以銷量很好。他們的目標是成為中國排名前三的機器人本體制造商。
除了志誠,現場還有很多其他公司,比如華數機器人,海天。寧波本土機器人企業和智能裝備制造企業。寧波智能裝備的快速崛起,離不開本土核心零部件制造企業強大的基礎制造能力。
“機器人有三個關鍵核心——減速器、伺服電機和運動控制系統。存在寧波在國際舞臺上,仲達利達的減速機已經和西歐國家的企業同臺,菲舍爾的伺服電機正在挑戰民族巨頭。如今,我們的核心技術不再受制于人,挑戰國際機器人巨頭將不再是夢想。"寧波市機器人行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謝國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