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儲分揀機器人技術,都在議論紛紛的機器人索菲亞
“中國的朋友們好,很高興和大家見面!我正在努力的學習中文,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可以和大家更多的交流。Sophia,中文名索菲亞,通過一則視頻向國內粉絲問好,這是她首次開口講中文。6日前,索菲亞正式開通微博,微博名為“機器人索菲亞”,認證信息欄里寫著“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創新大使,第一個獲得人類公民身份的機器人”。2017年10月25日,索菲亞在沙特阿拉伯被授予公民身份。
索菲亞這次來中國參加了CCTV《對話》欄目,這并非她的節目首秀,也并非她首次來中國參加節目,不過卻是在不久前遭到業界權威YannLeCun等人抨擊后首次參加節目。本月初,深度學習代表人物YannLeCun在Twitter上公開指責索菲亞是徹頭徹尾的騙局,隨后得到眾多業界人士的聲援。不過,從目前來看,索菲亞并未受此影響,依然高調地出現在知名節目中。
索菲亞與《對話》欄目工作人員
機器人索菲亞
索菲亞長得像人,非常像,不僅僅是形態,包括面部表情的表達。
索菲亞被設計為女性,由美國公司HansonRoboTIcs一手打造,外表以奧黛麗?赫本和創始人大衛?漢森妻子為原型。她的皮膚是使用一種名叫Frubber的仿生皮膚材料制成的,這種材料類似一種彈性橡膠,毛孔大小能達到4至40毫微米,和人類幾乎沒有差別。另外,通過在眼睛和胸前裝攝像頭,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索菲亞可以感知、觀察、識別身邊人的動作、表情,并作出相應回應。目前,索菲亞可以模擬62種人類表情。
根據微博注冊信息,索菲亞誕生于2015年4月19日。自此,“最像人類的機器人”這個頭銜便被冠在了她的頭上,并成為自帶流量的明星。
借此,她的設計者漢森帶著她奔走在各個知名節目中。不僅參加了《早安英國》、《吉米今夜秀》和《60Minutes》等收視率超高的節目,還登上了時尚雜志《ELLE》的封面。同時,索菲亞走的是國際路線,除了在美國參加節目,還在印度孟買舉辦的科技大會“Techfest”上亮相,在國內不僅參演了王力宏最新專輯《AI》的MV錄制,而且還與其一起登上了科技類綜藝節目《我是未來》。
索菲亞與其創始人大衛?漢森
不過,就在索菲亞參加完TechInsider的采訪后,1月4號,YannLeCun在Twitter上公開指責索菲亞是徹頭徹尾的騙局。LeCun發文稱,對于AI來說,索菲亞就像變戲法的之于真正的魔法。
“我們把它稱作「實體崇拜AI」或者「假冒AI」或者「遠程操控AI」可能比較好。換句話說,這根本就是在扯淡?!?/p>
同時將矛頭指向了TechInsider,稱這起詐騙他們也是同伙。
為什么是她被罵
索菲亞并非首個長得像人的機器人。
在機器人的分類中,索菲亞屬于類人機器人。從歷史的發展來看,類人機器人有著半個多世紀的歷史。而比較有代表性的類人機器人,除了索菲亞,還有日本大阪大學教授石黑浩打造的GeminoidF,南洋理工大學電腦工程和設計學院的教授NadiaThalmann以自己為原型打造的Nadine,以及國內由中科院設計的佳佳。這些機器人除了長得像機器人,同樣也能與人類進行互動。
機器人GeminoidF
機器人Nadine與她的原型人物NadiaThalmann
機器人佳佳
當然,這些機器人并沒有索菲亞那么高調,僅僅只是出現在一些機器人展會上。
而像索菲亞這樣高調的機器人也并非沒有。早在索菲亞剛剛誕生之時,國內就曾出現過明星機器人“嬌嬌”。
“嬌嬌”是由南大電子為交通銀行研發的銀行服務機器人,之后因為“土豪我愿意和你做朋友”等與顧客互動的幽默語句而在互聯網上迅速走紅。之后,受到《CCTV家庭幽默大賽》第2季、江蘇衛視《世界青年說》以及山東衛視2017春晚等節目邀請參加錄制。
嬌嬌參加《CCTV家庭幽默大賽》
之后,機器人成為綜藝節目的常見身影,百度的機器人“小度”在江蘇衛視《最強大腦4》中與人類“最強大腦”比拼;搜狗機器人“旺仔”在江蘇衛視另一檔節目《一站到底》中再次與人類進行腦力較量;在音樂類節目《蒙面唱將猜猜猜》中,華帝人工智能機器人小V則化身人類的助手,幫助猜評團和觀眾對歌手的信息進行篩選。
與索菲亞一樣,這些機器人在節目中展示了強大的人機交互能力,它們能理解你的話,并且還能和你開玩笑,讓人感覺真的是在和另一個人在對話。
當然,也有少數人站出來吐槽和質疑,但并沒有真正有影響力的聲音發出來?,F在,LeCun站出來了,將這個聲音對準了索菲亞。
LeCun對于索菲亞的質疑在于其所展示出來的智能,并非真正的人工智能,而是由人操控出來的智能,機器人只是一個傀儡。有人說,這是為了維護“科學”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