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世界智能制造大會將于12月8日至12月10日舉行南京保持住。全球智能制造行業的目光將聚焦于南京。大會前夕,現代快報記者跟隨大會組委會走訪了江寧區、雨花臺區的多家制造企業。南京制造業的智能模型。
智能操作,巡檢機器人“值班”輔助安全操作
智能操作機器人、巡檢機器人、消防機器人...在易嘉和(603666)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展廳里“帥氣”地陳列著幾個系列的機器人,滿足不同場景下的操作、運行、維護、巡檢等需求。
易嘉和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董事會秘書張金波介紹,公司目前擁有羚羊D200智能操作機器人、鳳凰FG100高壓噴霧滅火機器人、蛟龍Z100戶外帶電作業機器人等一系列核心產品。
“今年發布了羚羊D200智能作業機器人,可以獨立在復雜的應急環境下穩定作業。這款機器人本身具有智能作業和自主巡檢功能、優越的環境適應性、創新的模塊化設計等優勢,可執行標準化作業、應急作業和巡檢任務,廣泛應用于軌道交通、電網、石化等工業作業場景。”張金波說。
戶外帶電作業任務的特殊性,對運檢人員的生命安全構成極大威脅。戶外帶電作業機器人Z100在易家河、蛟龍的應用,極大地保障了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提高了作業的效率和準確性。“它可以代替人完成高空線路的維護和檢修,通過模塊化的軟件切換自動調整作業策略,通過機械臂抓取和更換不同的工具,完成多種復雜任務。”不僅如此,可以代替消防救援人員進入易燃、易爆、有毒、缺氧、煙霧等場景的消防機器人,可以提供及時可靠的火災信息,為一線消防人員提供安全屏障。
接下來,易家和將繼續踐行“應用智能科技改善人類生活”的企業使命,聚合全球創新,進一步致力于特種機器人領域的技術研發和應用,通過科技解決企業提質增效和安全運營問題,為中國人工智能技術和產業發展貢獻力量。
電弧增材制造,助力金屬3D打印的新途徑。
增材制造,最常見的,就是3D打印。升級工業制造,金屬3D打印時代已經到來。近年來,為滿足大型一體化航空航天結構件增材制造的需求,基于堆焊技術發展起來的低成本高效電弧增材制造技術受到廣泛關注。
硬質鈦合金工件、藝術雕塑...南京英格瑪工業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公司展廳里,各種金屬3D打印產品讓人大開眼界。這里很多產品規格都很大,但是表面都很光滑。
公司總經理助理遲介紹,適用于大型金屬構件增材制造的系統是主要業務之一。大型金屬部件需要高效率、低成本,公司從2013年開始,增材制造相關的控制軟件被開發出來,許多打印工件被用于航空航天、模具制造、表面制造等領域。
“目前主要嘗試的電弧增材制造技術是一種先進的數字化制造技術。利用焊機產生的電弧作為熱源,在軟件程序的控制下,通過添加線材,按照三維數字模型,由線-面-體逐步形成金屬零件。”池表示,這項技術已經成為大尺寸、高效率、低成本3D打印技術發展最快的方向,也是未來最有可能在工業領域大規模應用的3D打印技術。
走進車間,機械手正在幾臺高大上的機器中忙碌著,這是伊尼格瑪自主研發的3D打印設備。像這樣的打印機大多采用機床或機器人結構,可以旋轉翻轉打印的工件,同時多個機器人可以協作打印大尺寸、復雜的工件。
記者了解到,今年,一款為教育科研行業定制的小圓弧增材制造集成系統將亮相世界智能制造大會。“雖然體積比較小,但還是能打印出近1米的范圍。同時具有熔池監控、路徑模擬等多種功能,適用于教學環境。有助于學生快速入門,建立對新技術的感知,促進行業相關人才的培養。”池孟可說道。
"南京“制造”12個項目列入國家智能制造工程。
據悉,自2016年首屆世界智能制造大會舉辦以來,南京堅持把智能制造作為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全面落實國家和省戰略部署,結合本地制造業發展實際,聚焦產業發展關鍵環節,加強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典型示范和推廣。
南京連續四年出臺市委一號文件,推進創新型城市建設,打造一流創新生態。已經制定頒布。南京市智能制造城市建設實施方案》南京全市加快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南京全市數字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等一系列政策文件。
與此同時,南京加強示范項目引導。在此期間,遴選了12個國家智能制造項目、49個省市級智能工廠和84個省級智能車間,建設了14個省級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現在,南京智能制造的發展藍圖正在繪制,正在努力推動“制造”向“智能制造”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