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40多家人工智能公司的代表今天齊聚長陽創谷,為項目進行路演。這個活動是上海楊浦區是在市經信委的指導和支持下發起的人工智能示范應用產品征集活動。路演過程中,很多人工智能產品表現不錯,有的可以和用戶語音交互,提供法律服務;有的可以自由調節割草高度,實現3d打印割草。楊浦區科委主任王志軍表示,將在長陽創谷展示和應用優秀產品,打造“ai+”園區。
如同上海知名科技園長陽創谷聚集了300多家科技企業,其中獨角獸企業近10家。長陽創谷總經理Xi·榮慶介紹,園區正在打造以人工智能為主導的信息技術產業,力爭將其打造成為主打特色的“ai+”園區。上海城市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示范點。“今年將重點推進人工智能項目,包括優秀人工智能產品在長陽創谷的示范應用。”
“小I機器人”在國內人工智能領域頗有名氣。早在2001年,上海智臻智能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我們開始研發這款智能語音產品,涵蓋通信、金融、電子商務、智能家電等領域。智勝智能戰略業務部高級總監王宏遠表示,“小I機器人”正在進軍法律服務行業。公司為其打造了智能法律服務亭。服務亭使用人工智能感知、人臉和指紋識別技術來驗證用戶的安全性。同時,它們結合了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通過文字、聲音、視覺等手段進行自然交互。“小機器人”提供普法、救助、咨詢、公證、調解等法律服務。當出現機器人難以解決的法律問題時, 用戶可以通過法律互聯網平臺遠程咨詢法律專家。目前,智能法律服務亭已經在無錫、貴陽其他地方試點。
看完王宏遠的路演,王志軍說:“智慧服務亭可以提供稅收、招生、醫保等關系民生的政策解讀服務,而不僅僅是法律服務,所以它的應用價值會更大。”王宏遠表示,他將與R&D團隊溝通,爭取加入這些職能部門。
路演現場,一臺智能除草機器人吸引了評委的目光。它像甲蟲一樣,有著橙色的外殼和黑色的輪子,肚子下面有一把割草用的扇形刀片,因此它可以在草坪上靈活自如地割草。這個機器人包括上海七橋機器人有限公司公司研發,適用于面積較大、地形復雜的公園、小區、商圈的草坪管理。七橋機器人CEO劉表示,這款除草機器人通過厘米級無線定位和自動無線定位技術,可以無遺漏割草,并在斷點處繼續切割。每天割草面積可達5000平方米,遺漏率小于0.5%。機器人采用優化割草。機構設計上,每1000平米耗電量只有0.5度。它配備了一個360度傳感器。如果在5米的直徑內有行人或物體, 機器人會在0.1秒內停止轉動葉片,安全性高。用戶可以通過手機軟件操作機器人。割完草后會自動回到充電的地方。
"我們的機器人不僅能除草,還能在草坪上制作藝術品."劉告訴評委,這款智能除草機器人可以動態調整割草高度,實現3d打印割草。“如果有機會在長陽創谷演示應用,它可以把園區內7000平方米的草坪按照設計切割成立體形狀,航拍出來會非常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