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軍工品質”都是頂級質量和性能的代名詞,扎實的用料,質樸的外觀和穩定的表現使得許多軍工企業成為市場熱捧的對象。而這一趨勢也隨著“智能制造”繼續延續著,在機器人行業,那些曾經為共和國的國防事業貢獻過力量的“老兵們”,也同樣煥發出新的光芒,例如馳名全國的熊貓電子。
南京熊貓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機器人市場部行業總監姚德義說:熊貓以前是軍工企業,軍工企業的市場推廣需要一個過程,“我們也是2012年前后才進入市場,并進行本體推廣的,起初我們也出現了推廣策略靈活性不夠強等情況,不過自2015年開始,熊貓機器人開始新一輪的市場布局,并于當年成功進入廣西某高校。”
分揀機器人什么意思快遞分揀機器人走紅“熊貓的機器人從制造的工藝和產品的品質而言,已經能和進口產品匹敵了,另外控制系統也是完全自主研發的,”姚德義說,“以后不同機器人廠家的本體差異會越來越小,而體現技術實力則要靠控制系統。”據姚德義介紹,熊貓機器人自1993年開始涉足機器人本體,最先研究的就是控制系統。此外,熊貓還擁有自己的自動化無人裝配線,已實現“用機器人生產機器人”。
“熊貓最值得稱道的應該是控制系統,自進軍機器人業務開始,熊貓就是以控制系統為切入點。”姚德義強調,“雖然時至今日技術已經很成熟了,但我們還一直在不斷的研發與完善。”他說,熊貓還為此專門成立了由一群日本專家組成的研發團隊。“為了達到行業頂尖水平,適當的借助‘外力’也是必須的。以現有的控制系統研發經驗為堅實基礎,結合日本專家的技術,能夠更好的實現彎道超車。”
分揀機器人另類應用“國內有一種觀念,就是國產的產品始終比不上進口的好用。”姚德義說,因此在推廣的過程中確實有一定的難度,“不過熊貓并沒有輕言放棄,不久之后我們就會在東莞建立一處機器人本體生產基地。”據了解,熊貓目前在進行“五年規劃”,以每年在全國增設兩處廠區的速度發展。“如果東莞工廠能夠順利投產,熊貓將加大珠三角市場的開發和宣傳力度。”姚德義說,
“不過珠三角地區集中了大量的自動化企業,因此熊貓也不會掉以輕心。”
“其實本體生產是不掙錢的,甚至要虧錢。但是熊貓希望自己作為眾多國產本體廠家的一員,希望有朝一日能夠見證國產機器人全面替代進口產品。”姚德義說,雖然現在這個夢想暫時還無法實現,但假以時日,一定能夠看到那一天。“現在已經有很多國產企業在減速器、伺服等領域努力了,熊貓的強項在于軟件,我們會從這方面入手,相信很快就會有新的突破。”
姚德義稱,針對當前市場,熊貓機器人做了兩手準備:一方面,每年保證2000臺本體的生產,另一方面,使用自己生產的本體和自有技術建立柔性化產線。“當集成商看見我們自己都在用自己的產品時,就會有足夠的信心試用我們的產品。”
去年整個國產機器人領域經歷了一次大的發展,很多企業的出貨量情況都很好,據姚德義介紹,熊貓的幾個生產基地情況也很樂觀,出貨量突破千臺大關。“當然,這并不僅限于熊貓自身的品牌,應一些當地政府的要求,熊貓也會從事一些代工業務,這對于開放當地的機器人市場而言是很有好處的。”姚德義坦言,今年熊貓機器人在市場宣傳和技術研發方面的投入都有所加大,因此目標也會更高,僅本體的出貨量就計劃達到2000臺。
分揀機器人公司而同樣令人稱道的是,去年伴隨工業機器人需求量大漲而來的減速器缺貨情況,卻并沒有在熊貓出現。據姚德義透露,熊貓每年的減速器使用量超過2萬臺,是日系減速器廠家的大客戶,因此在供應方面對方會優先考慮。但接下來熊貓則計劃通過收購減速器企業的方式進入該領域,“如果現在開始自行研發,或許已經有些晚了,目前收購是最好的進入方式。”姚德義說,其實早在2013年熊貓就有這一計劃,目標為一家德國企業,但最終未能如愿。
“對于一個集團化的企業而言,不能只是專做某個單一的業務”,姚德義稱,目前機器人本體熊貓的第二大業務模塊,“主營業務是打造液晶生產線,訂單量比本體生產更大。熊貓將自身定義為設備制造商,因此不會只做本體生產,而且本體研發的費用龐大,也需要借助于企業的多元化發展。”
除工業機器人外,目前熊貓也涉足了服務機器人領域。2018年7月舉行的上海機器人展上,熊貓機器人展出了一臺憨態可掬,外觀做成國寶熊貓的服務機器人,并在一時間吸引了許多小朋友駐足。
快遞分揀機器人設備智能分揀機器人的優點“這個叫市場需求,”姚德義說,“熊貓之前有個家電公司,主要生產電視機、半導體收音機等產品,可以很好的和服務機器人業務進行結合。”
分揀機器人工作視頻閃兔分揀機價格分揀機器人的功能